bob全站版appMT1魅光管安卓APP上线,下载详情地址

本土影视团队“讲述”哈尔滨百年气韵|道外巴洛克宣传短片获得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提名

来源:bob全站app应用    发布时间:2024-01-04 23:30:34

  《气贯中西·中华巴洛克》入围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公示信息还有不到一个月,第二届中国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就要开幕了。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老师徐龙稷作为导演带领团队拍摄的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旅游形象宣传片。在这部5分钟的视频中,创作团队以一个少女在松光电影院观影为引子,在胶片的滚动中,少女穿梭在哈尔滨的旧日时光中。正如短片中写道:这里是哈尔滨的时光影院,放映着城市的百年气韵。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的主题,同样,这也是徐龙稷导演团队的心声。“我们要运用电影短片的形式,讲好哈尔滨故事,传播好哈尔滨声音,把哈尔滨百年文脉用唯美的方式展示给世人。”

  徐龙稷说,不管最后能不能获得最佳短片,能在全国众多作品中入围,就是一种荣誉。

  拍摄道外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徐龙稷和他的拍摄团队不是第一个,却是最用心的一个。

  “这部5分钟的短片拍摄于夏天,前后一共动用了300名演员。”徐龙稷说,我们这部片子时间和空间跨度比较大、除了年代戏以外还要在夏天拍摄冬景。“之所以投入如此多人力物力,甚至不计成本,目的是拍出有质感、有灵魂的中华巴洛克。”徐龙稷说,拍摄之前的策划阶段,我们团队走了无数遍巴洛克街区,从各个角度观察它的光影变化,甚至连小胡同的名字都清清楚楚记得。它既有传统美食,又有传统中医,还有名人故居,如果一个街区一个街区拍,或者一个品类一个品类拍,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比较散,就难免落于俗套。最后我和我的团队决定以一个人物为主线,以人物在景区内拍摄为呈现形式,以快门为线索,让主人公带领观众在各个不同时代和场景中穿越,从而完成一个串联的过程。

  在任何剧组拍摄之前,前期的筹备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以《气贯中西·中华巴洛克》这个片子来说,在这个5分钟的短片里面,我们设计了200个左右的分镜头。”徐龙稷说,制作分镜头脚本时,要细致到每一帧每一秒都要提前设计好。包括这场戏里面涉及的镜头调度,每场戏需要配合什么样的灯光、道具、服装、演员调度。

  拿演员来说,这个片子里面出镜的300多名演员中,既有普通的群演,也有特型演员。可能在这部片子最后的呈现中只有一个2秒街舞的镜头,但这里面会有几十名演员出镜。“当时拍摄时间是5月末,临近6月份,我们为了拍摄雪景的镜头,在巴洛克景区内用了三吨硫酸镁,人工打造还原了雪景中的巴洛克。”徐龙稷说,为了去还原、去表现老哈尔滨的韵味,我们又在现场制作、搭建了很多复古造型的场景。

  “这部影片的拍摄时间只有三天的时间,为了节约预算所以通告单里卡的时间节点非常紧凑,团队每天的工作时长就达到了20小时。”徐龙稷说,这一个小时拍什么,下一个小时拍什么,中间转场的时间也要估算好,转场的时间还包括设备的装车、卸车等等,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上一组镜头拍慢了,就势必会影响下一组的拍摄进度。如果白天的戏拍慢了,天黑了,那就只能等到下一天再补拍。

  “每一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情怀,想把自己的追求、想法、以精致的影像呈现出来。”徐龙稷说,我在工作中会尽量揉进一些我的想法,即便是拍宣传片,我们也通常会赋予一个主线、一个灵魂,使整个片子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既让委托单位满意,又能让广大群众喜爱。

  《气贯中西·中华巴洛克》经过紧张的后期制作推出后,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在获得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提名之前,这部片子就获得了旅游类国内宣传片的最高奖项——第十五届中国旅游电视周最佳宣传片奖。“许多业内的同行都说,拍得太好了,还以为是北上广那些顶级制作团队拍摄出来的作品。”

  徐龙稷说,很骄傲作为哈尔滨本土拍摄团队能制作出属于我们龙江人的高质量作品,也向业内展示了属于我们哈尔滨的魅力。

  徐龙稷是哈尔滨本土培养出来的早期高层次影视人才,他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台湾玄奘大学大众传播系交换学习,2015年攻读完硕士后留校任教也正是从他们那个时代开始,大批专业影视人才涌入哈尔滨、全省,甚至全国各大媒体,并成长为如今各大媒体、影视行业的中坚力量。

  作为导演,徐龙稷积累的经验是从拍摄毕业季短片开始的。“因为这类短片更青春一些,也是我比较熟悉的领域,拍摄起来也更加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徐龙稷说,在研究生期间,我们拍摄的微电影《偷不走》获得大学生国际电影节一等奖。对于初涉电影拍摄的团队来说,这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和自信。此后,从哈师大毕业季短片《青春不散场》到微电影《江湖幻影》等等,实践了偏先锋类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也在第三届西北国际微电影节中斩获了最佳创意奖。

  在徐龙稷的工作室内,拍摄团队是按照一线影视工业流程操作的,包含制片组、美术组、摄影组、灯光组、服装组、剪辑、调色等等,各个部门分工明确、环环相扣。

  2017年,徐龙稷在杭州与当地影视一线拍摄团队工作了一段时间,最近一段时间让他对国内一线影视工业流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迅速成长起来。“我学到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影视制作工业流程,并决定把这种模式带回哈尔滨。”

  徐龙稷说,影视制作工业流程的目的是让各个拍摄环节职业化、专业化。最早拍片的时候,徐龙稷身兼数职,既是编剧、导演、制片,又是摄影、剪辑,如今,团队逐渐成长起来,徐龙稷只集中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把任务分配到具体个人,既提高了效率,更能让团队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最优的成长。

  “我的团队20多人的核心成员中,大部分还都是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生,前后有7届学生在团队中,他们在实践学习中不仅是提升了专业,他们自身的能力也慢慢变得高。”徐龙稷说,在一线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通过对比发现我们团队的素质已经等于或者高于他们了,甚至有部分的执行力和执行状态还没有我们好。

  “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与磨练,我们本土的专业剧组人才就培养出来了。”徐龙稷说,我目前最大的成就和资本不是拍了多少片,而是我培养起来的核心团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定要会讲故事,以小事件、小人物为切口,通过讲故事来体现一个地域甚至整个国家的时代风貌。徐龙稷拍摄团队就秉承着这样的拍摄原则,打磨每一部片子的精神内核,讲好每一个家乡故事。

  2021年,徐龙稷拍摄的微电影《凉夏未央》获得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乡村振兴单元最佳作品”。这个电影节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是微电影行业的最高奖项。“这部片子在五常拍摄,它其实就是哈尔滨市水利局宣传河湖治理的一个片子,我们通过年轻大学生回乡当村官、创业,与老一代人之间的矛盾、碰撞,在治理江河的过程中,对家乡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徐龙稷说,这样就把主旋律的内容通过贴近百姓,人性化的东西反映出来,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片子很多,还有团队拍摄的廉洁文化微电影《风筝》,获得由黑龙江省政法委、黑龙江省文联举办的全省微电影作品最佳作品,并同时在省纪委监委网站、省教育厅网站、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播,同时报送中央政法委、参加全国评比。

  2019年,徐龙稷为黑龙江省军区拍摄了一部征兵宣传片《明日英雄》,在全国各省保送的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最后被选为2019年全国征兵宣传片。“之所以选中我们,是我们的策划方案打动了评选方。”徐龙稷说,我和策划撰稿裴佳兴老师反复推敲片子的精神内核,最终确定通过四个不同人物,四条线多稿才最终定稿。那年片子完成后,上线第一天就冲上微博热搜,累计点击超过2个亿,在中央电视台全部频道多时段循环播放,全国省级卫视、市县电视台、全国影院循环播放。

  眼下,徐龙稷与团队正在抓紧制作鸡东县文旅片。“拍摄会分成3个单元,一个是综合片,一个是文旅片,最后一个也是最出彩的就是形象宣传片。”徐龙稷说,这个片子剧组成员庞大。我也很重视这次拍摄,不仅因为它的拍摄体量很大,还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精神。它仅仅是中国边境线上的一个小县城,但是却非常有独特的乡土特点。就是这里的老百姓很喜欢文艺。每年夏天,县广场上文艺汇演一开始,群众就会自发的来观看,这个县城的文艺汇演的观众甚至能超过万人。我在这次的影片中,会通过四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大叔组成的小乐队“边城兄弟”为线索,来表现县城爱乐的热情。

  今年,徐龙稷作为第25届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在全省进行巡讲。“我演讲的主题是影视传播和文化自信。”徐龙稷说,文化自信怎么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呢?是让看过的人都能发自肺腑地认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都是最优秀的。这就要求我们影视创作者创作出被大部分人认可的电影符号,比如一看见瓷器就想到中国,一看到成龙就想到中国功夫。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徐龙稷和团队正在努力创作慢慢的变多,能够真正代表本土的电影符号。

  目前,哈尔滨短视频作品拍摄比较好的团队不少,但是达到影视剧组专业化流程级别的制作团队很少。做这个行业,必须要具有匠人精神,对作品精雕细琢。“东北的文化和艺术其实是繁荣过的,龙江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培养了一批批艺术人才。”徐龙稷说,哈尔滨这座城市之所以叫音乐之城,是因为音乐是根植在每个人的内心的,是因为它一代传承到下一代的。但是现在看各种文学作品,代表东北的往往是经济落后,大金链子小烧烤,这些符号都不能代表东北,更不能代表哈尔滨。我们应该深度挖掘哈尔滨的文脉和文化气息,那些才是代表哈尔滨的精神内核。而在未来几年,这也是我们要做的重心工作。我希望在影视创作上有更多的人才涌现出来,真正的完成“东北文艺复兴”。